緣起:
「生命線」起源於澳洲雪梨,為一國際性非營利組織的電話心理輔導機構,藉著全日24小時的電話守候,致力於「自殺防治」的助人工作,總會設於加拿大,數十年來全世界已衍生了二百個以上的生命線服務中心,幫助過數百萬求助者。我國於民國五十八年由台北馬偕醫院引進,創立亞洲地區第一個生命線,其後高雄、台中、屏東、台南等地也陸續成立生命線協會。至今全國各縣市已成立了23個生命線服務中心。
基隆市生命線協會於民國66年5月10日成立,由當時的議員陳亦文女士擔任第一屆理事長,至今已48年,在各屆理事長的帶領下,秉持博愛精神,以服務社會人群為宗旨,致力於自殺防治暨心理輔導諮詢專線工作。
基隆生命線23屆由白右筠總裁當選接任理事長一職,白理事長長期接觸與投入精神健康基金會,也發現科技的日新月異與資訊的快速傳播,除帶給人們生活上的便利與視野上的寬廣外,相對地也繁衍出許許多多的社會問題,民眾所必須面對與承受的生活壓力也越來越沉重,有感於預防勝於治療的重要性,因此我們除了提供「1995」電話輔導外,積極擴大辦理各項預防服務工作,並將「保命防跌骨科巡迴義診」結合生命線宣導,從中更發現,最基礎的頭腦保養更是為重要,忽略了大腦功能失衡,而導致不健康的壓力反應,容易產生精神困擾,因此,期盼提供更完善的心理諮商服務,協助民眾建立健康快樂的心理。
目的:
生命線最主要的工作是提供民眾電話協談輔導服務,且對於自殺防治的社會責任責無旁貸,因此,長年來本會對於督導及協談老師的在職教育訓練非常重視,每年規劃心理輔導相關課程以及自我探索成長等課程近百個時數,藉以充實督導及協談志工老師在諮詢關懷服務專業能力的精進,這些從提升自己繼而受惠到服務的他人。
又從「1995」電話輔導求助個案類型分析中發現精神疾病個案占大多數(33%),而目前有醫學研究發現,憂鬱症、躁鬱症或思覺失調等精神疾病,與大腦前額葉功能失調有關,故白理事長透過與精神健康基金會結合,期望調整及增加訓練課程方向,運用精神健康基金會之理念及精神健康之道:壓力跟腦力平衡的理論,提出六個層面的精神健康之道,首要先保養好頭腦,讓我們的腦力維持在最佳的狀況;其次要努力學習一些心理調適的方法,以免除令人煩惱的場景,同時要能汲取當中的經驗,以豐富自我、滋長腦力。第四要善用生活中的種種壓力,懂得透過每天生活中各種酸、甜、苦、辣、澀、鹹的考驗、歷練,滋長處事圓融的技巧與智慧,第五是自己用心生活、也關懷周遭的人、土地與社會,促發每天生活中的幸福感受,去堆疊我們生命中幸福的品質。最後(第六)以生命建設工程的眼光,由保養頭腦、免於煩惱,進而善用壓力,培養圓融處世之智慧,以豐富內在自我,擴建內心豪宅,更進而關懷他人,這就是優築生命之建設工程,以向上提昇精神健康;從第一層面,需要透過專業在職課程認識我們的大腦,進而習得正確的大腦保養知識,而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鮮少關注自己的”頭腦”,更忽略對它的保養,這些更是需要靠專業講習課程讓每位協談志工老師先了解,並融入自我的日常生活裡。
透過專業講習在職訓練,讓我們協談志工老師都能學習正確的大腦保養知識,進而將精神樂活散播給服務對象、朋友和社區裡的居民們,讓人人都能有保養頭腦概念、免於煩惱、樂活人生,更能發揮所能對每位求助者給於有效的處遇。
社團法人基隆市生命線與精神健康基金會聯盟合作
2023-06-02